各位网友好,小编关注的话题,就是关于伊朗首个无人机航母的问题,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伊朗首个无人机航母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。
近期,关于伊朗无人机突破美国航母防空网,成功实现对美航母侦查定位的消息由伊朗官媒放了出来,也引起了诸多国内军迷的关注!
但想法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,这次伊朗无人机事件到头来也不过是波斯猫的又一次舆论噱头罢了,压根就没任何讨论的意义!
因为答案很简单,伊朗所谓的侦查图片本质上就是把前几年美国人自己航拍的照片给PS上波斯文而已,换言之,伊朗这技术含量堪比大疆的无人机根本就没能飞到美国航母上方!
不管是无人机也好,还是以前的侦察机也罢,事实上都很难肩负起定位航母的责任,除了高性能的侦察卫星和高速率的数据链技术,航母的隐蔽性几乎是无解的,没人可以在茫茫大海上找到它!
所以,基本可以认定,除了中美两国有比较靠谱的反航母能力之外,全世界任何鼓吹航母杀手的言论都是扯淡的,就连中国在十年前讨论这个话题也是没资格的!
美国的“全球鹰”是一种高空长航时无人机,升限可达18千米,一般执行侦察任务时的飞行高度约为16千米。“全球鹰”主要按程序控制方式,沿预先规划的侦察航线飞行,飞行速度并不大,机动能力也不太强。但是,“全球鹰”上装备有多种电子侦察传感器,通过通信侦察,可掌握对手地面控制截击对战斗机的引导信息;通过雷达侦察,可掌握对手地面防空导弹的威胁情况。在发现威胁时,可通过程控或人工干预方式,进行机动规避威胁区域。
从防空的角度看,击落“全球鹰”无人机的难度主要有二:一是有一定的隐身能力,尽远发现无人机的活动有一定的难度;二是有一定的机动规避威胁能力,及时抓住对无人机的攻击窗口有一定的难度。因此,针对“全球鹰”无人机机动性不强的弱点,分析伊朗防空部队在霍尔木兹海峡对抵近侦察的“全球鹰”无人机进行拦截时,极有可能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战术:
一是选择有利的拦截地段。霍尔木兹海峡本身就很狭窄,“全球鹰”无人机可以利用的机动空间非常有限,预判其航线很容易,这就非常有利于伊朗方面打一场预有准备的防空伏击战。
二是隐蔽前推部署防空导弹。隐蔽,就是不让美方准确发现伊朗的防空导弹阵地;前推部署,就是将中程和中远程防空导弹沿霍尔木兹海峡形成火力衔接部署,火力范围覆盖霍尔木兹海峡,即使“全球鹰”无人机察觉到了地空导弹的威胁,也来不及机动到火力范围以外,这就叫再怎么逃,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。
三是多个地空导弹火力单元组网拦截。网络化防空已经是主流的防空方式,一个地空导弹火力吸引“全球鹰”的注意力,引诱其机动进入另一个地空导弹火力单元的打击范围,并利用前一个火力单元掌握的“全球鹰”无人机信息,进行静默条件下的防空拦截。
总之,伊朗防空部队成功击落“全球鹰”无人机,打破了“全球鹰”无人机的神话,提振了在空防斗法中战胜“全球鹰”的信心。
RQ-4“全球鹰”无人机的确是技术领先的高精尖航空产品。
那么美国海军版本的“MQ-4C/海神信使”更是技高一筹、价格和技术水平一流。
RQ-4“全球鹰/Globawk”
是由〔诺斯洛普.格鲁门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无人机(UAV)、主要装备美国空军和海军。
(RQ-4“全球鹰”UAV部分型号图谱)
(RQ-4/MQ-4C“全球鹰”无人机动力AE3007涡扇发动机)
RQ-4“全球鹰”
基本参数:
最大飞行速度:740km/h
最大航程:2600km
最大飞行高度:18000米
活动范围:23100km
动力系统:AE-3007H涡扇发动机
空军版基本造价:4800万~7100万美元。
常言道:一份价钱一分货。如此高昂的价格可想而知“全球鹰”无人机的技术含量和其作战性能。
(RQ-4“全球鹰”无人机基本地面操控系统)
(无人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控制系统)
美国海军版本的/MQ-4C“海神信使”
具备海洋环境下的侦察/信息采集、操作控制系统、数字链接、信息传送、特定目标监控等等高技术侦察手段一次性作业范围达到370*370公里。
(伊朗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资料)
(被伊朗打成碎片的美海军MQ-4C“海神信使”无人机(UAV))
根据美国“格鲁门”公司的报价显示美国海军版的“MQ-4C/海神”系列无人机的价格高达1亿美元。
到此,大家对伊朗首个无人机航母的解答时否满意,希望伊朗首个无人机航母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,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。